春节将至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 防病毒依然是这个春节 各地一再强调的重点 其实随着年节里各类聚会 和外出就餐频次的增加 还有一种在寒冷季节高发的病毒 需要特别警惕!
不得不防! 入冬后诺如病毒在多地出现 入冬以来,四川、黑龙江、湖南等多地都出现了诺如病毒感染事件。“诺如病毒”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消防员正在对某高校食堂开展消杀作业。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中国疾控中心曾发布《2021年元旦春节健康提示》。其中,除了提示民众要防范新冠肺炎,还特别提到了防范诺如病毒感染。中国疾控中心介绍,入冬以来,有多地学校和托幼机构报告了诺如病毒感染的暴发。因此,节假日期间应尽量减少聚餐,尤其不要举办大规模聚餐活动,以避免诺如病毒感染、食物中毒等消化道传播疾病的发生。
什么是诺如病毒? 出现这些症状需注意! 按照中国疾控中心的介绍,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此外,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节。
“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疫情暴发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因。”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马小军介绍,在我国,诺如病毒被列入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进行管理。
那么,诺如病毒传染性如何?传播途径是什么?感染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马小军表示,“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不能获得持久免疫,属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
兰州一家校外托护点的孩子们单人单桌吃午餐。
专家介绍,诺如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是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饮品,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经口进入体内。另外,与感染诺如病毒的人直接接触,比如,照顾感染诺如病毒的人,或者与他们分享食物或餐具,也容易感染该病毒。
马小军介绍,感染了诺如病毒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诺如病毒感染者以轻症为主,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但少数病例可发展成重症,此外,高龄和伴有基础疾病的人恢复较慢。
马小军提醒,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感染了诺如病毒的儿童患者可能还会因脱水表现为哭得很少,或者没有眼泪,并且异常困倦或烦躁,遇到这样的情况,应当紧急就医。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洗手最关键! 那么,在诺如病毒的高发季节,应当如何预防?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马小军介绍,洗手最为关键。免洗手消毒液可作为洗手外补充使用,但不可替代洗手,特别是在如厕后,给孩子换尿布后,吃、准备或处理食物前,以及在自己或帮助别人服药前。
其次,蔬菜和水果要充分漂洗,菜品彻底加热。“诺如病毒可耐63℃高温。生蚝等贝类在食用前要彻底煮熟,最好蒸熟食用。”马小军说,感染的孩童应远离厨房,以避免污染食物。
感染诺如病毒的患者,不应再为其他人准备食物或提供医疗服务,不应使用游泳池健身。应居家休息到症状消失后至少2天才可以复工、复学等,但仍需做好手卫生,尤其是洗手。
专家表示,在呕吐或腹泻后,患者应立即彻底清洁和消毒整个被污染的区域。在清洁时,应戴上橡胶手套或一次性手套,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扬尘。消毒剂的作用时间不能短于5分钟,且后续应使用热水清洁。
专家提醒,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诺如病毒。公众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要注意勤洗手。餐饮场所、公共食堂等要强化防控工作,一旦发现腹泻、呕吐的患者,需尽早隔离治疗,加强通风消毒,注意新发病例的监测,避免发生聚集性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