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教育官方公众号发文“全州县顺利通过自治区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评估验收”目前我们全州已经通过自治区级的验收,大家都相信离普及高中应该不远了!
公众号原文是这样的,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桂教督委办〔2020〕98号)的要求,2020年10月27日至29日,以自治区政府督学、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覃艳娟为组长的自治区督导组对我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进行了评估验收。从10月30日督导组在桂林举行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评估验收反馈会的相关报道获悉,我县基本达到国家和自治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各项指标要求,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评估验收。
普及高中教育是不是等于12年义务教育呢?是不是可以免费读高中?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逐条释疑!
普及高中教育≠12年义务教育
普及高中教育,不少人就理解为,普及不就是义务教育吗?其实这两个差得多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特别指出“这次攻坚计划也是在强调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没有提出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也没有提出免费高中教育。”
那么,“普及”和“义务”有何不同?
我们国家的教育法明确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免费、普及、均衡等属性。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2011年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不同区域、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突出。所以在普及的基础上,国家在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任务依然艰巨。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我国应该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如果将高中纳入12年义务教育,那就说明上高中具有强制性。
用大白话说:所谓义务教育,有“义务”两个字,意味着不仅要普及,还有强制性,也就是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孩子必须上学,不上不行,违反了就要负法律责任。
普及高中教育≠人人可以上普高
很多人认为,“普及高中教育”=“人人可以上普高”。
这是错的,首先混淆了“高中”和“普高”的概念。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高和中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意味着普及普高和中职教育。
按照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普及高中要达到的五个目标,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
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
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特别是第二个,明确指出,高中普职比大体要维持在5:5
目前我们全州县按6:4的比例引导初三毕业生就读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
普及高中教育≠高中免费教育
普及和免费,也是不同的概念。
按照教育部说法,在普及的过程中,要妥善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资助体系,下一步要重点做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免费工作。
但是,这是全国大环境。而陕西省已经在2016年秋季入学起,实行了高中3年免费政策。
免费高中教育≠高中义务教育
陕西已经在2016年实现高中3年免费。
又有人误认为“免费高中教育=高中义务教育”。
同上道理,免费高中也不等于义务教育。免费高中也不是要强制人人要上高中。
普及高中后会有哪些影响?
如果真的进行改革,把小学(6年)+初中(3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扩展成了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的十二年制义务教育。那么为了保证各个高中的招生计划圆满完成,高中学校的招生名额势必会按照人数分配到各个初中。
对于那些既拥有初中部,又拥有高中部的大型学校来说,最直接的渠道就是进行本部学生从初中直升高中,那个时候就会普遍出现“初高中六年连读”的现象,绝大多数的生源都直接在本校消化。
综上所述,最重要的变化是以下三点:
1、从“中考成绩很重要”,变成了“小升初成绩很重要”。
2、从“中考一次成绩很重要”,变成了“初中三年的综合评价很重要”。
3、从“进名校只需要中考成绩”,变成了“进名校需要综合评价或某方面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