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先热热身,接下来的元旦节才是重头戏,小长假安排了行程的朋友请注意,上高速不用再卡点过闸了,因为不论哪天都要收费 网络配图
元旦假期高速照常收费
这几类人不建议出行!
还有7天,我们即将迎来2021年的第一个小长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1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元旦假期为2021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小型客车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所以,元旦假期高速公路是照常收费的,上高速需要缴通行费。
网络配图
12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元旦、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聚集性活动多,将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
如果需要出行,建议大家,一是减少人员流动。元旦、春节期间要合理安排行程,减少不必要出行,鼓励春运期间错峰返乡返岗。对于一些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人群,不建议出行。
网络配图
如果准备跨地区出行,要提前了解当地的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了解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发生,中高风险地区建议暂缓出行。要备好口罩、手消毒剂等物品,用于路上使用。
二是减少旅途风险。交通运输场站和交通工具节日期间加强通风、消毒等措施。乘客乘坐飞机或火车要遵守秩序、有序排队,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做好手消毒等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次数,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同时做好旅途中的健康监测。
网络配图
三是减少人员聚集。节日期间,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企事业等单位举办聚会等活动应当控制人数,50人以上活动应当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有关防控措施;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个人防护。提倡家庭每天注意开窗通风。
四是发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要及早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转给即将出行的朋友。希望大家享受假期的同时,提前了解疫情情况,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 全州食客们请注意! 以后下馆子点餐不要太任性!
因为,菜剩太多会被罚款的
12月22日,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亮相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草案明确,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
12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第一次全体会,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提请会议审议。草案明确了食品浪费的定义为“对可安全食用或者饮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加强公务活动用餐管理
草案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反食品浪费工作的领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反食品浪费工作情况;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细化完善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规范,加强管理。
公务活动用餐应当推行标准化饮食,科学合理安排用餐数量和形式。
饭店需主动提醒适量点餐
可对造成浪费的消费者收取相应费用
同时,草案对餐饮服务提供者也做了规定:
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要合理确定餐食的数量、分量,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的选择;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禁止宣传量大多吃、暴饮暴食
草案还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的,由广播电视主管部门、网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爱心捐赠 减少浪费
此外,草案还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建立捐赠需求对接机制,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向有关社会组织、福利机构、救助机构捐赠尚在保质期内可安全食用的未售出食品。
新闻多看点
中国粮食每年损失量超700亿斤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对吃的追求也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目前全国餐饮企业已达670万家,2019年营业收入高达4.6万亿元。△2010—2019年中国餐饮收入规模及增速(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餐饮业连年增速,而伴生的浪费现象也让人触目惊心。据统计,仅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就大致在340—360亿斤,这其中还不包括居民家庭饮食中的食物浪费。除了在消费环节的浪费,我国粮食损失浪费还存在于生产、储存、加工等环节,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