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是什么? 是DC漫画中半人类、半亚特兰蒂斯的人的亚瑟·库瑞?
确实。不过我们更熟悉海王则来自于以广撒网、多捕鱼为指导思想,以扩大鱼塘为主要事业,以玩转鱼塘中所有鱼为独特优势的渣男,别名“中央空调”。 各位熟悉海王,大多将其与渣男挂钩。但是这两天引起热议的,却是一位女海王。
根据故事中男主的叙述,这位白手起家终成富豪、操盘孵化多个网红的商人,在今年的3月20日,吃惊地发现,与自己同居两年半的女友,竟然在自己毫不知情的状况下,与另一位男性订婚。 曾经共同创业、被自己在抖音上一手捧红、营造精英独立女性人设的女友,居然一边与自己恋爱同居,一边与富二代长期相亲。相亲的对方甚至来过自己同居的家中,而后知后觉的男主人公却是一概不知。
此事一出,舆论炸锅,吃瓜网友纷纷下场、各执一词。整体留言自然是批判三观不正的网红一家,也有网友质疑起这些年迅速发酵却问题频出的网红经济。总之,事实如何自然有公安机关做出裁断,大家吃瓜归吃瓜,倒也不必在骂战中失去了理性。
理性吃瓜的同时,小北更想提醒大家的是,防范海王,从身边做起。爱情,固然是浪漫的不顾一切的奔赴;但是信任,一定要建立在对的人的基础上。 所以,在你眼中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说到这些情场里你来我往、高手过招的弯弯绕,一位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便进入了小北的脑海。
她,就是近代天才女作家,对文字的把控力令人折服的张爱玲。 张爱玲一生多磨,从小敏感的心思、三段感情的摧折,都让这位早慧的女性早早看透了世情凉薄。她以细腻的笔调书写爱情,将那些情感中不为人知的隐秘心思缓缓道出,让多少深陷感情中的人在书中找到了知音。
文学作品那么多,为什么张爱玲的爱情写作与众不同?为什么我们要说,在张爱玲的爱情小说里找到关于恋爱与婚姻的真相? 其实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文学作品中经典的爱情小说,回到五四作家那提供的种种爱情模式:男人教女人,最后不仅救不了女人,反而害了女人,这是《伤逝》;同是天涯沦落人,救不了人也不能害人,所以男人想拥抱女人,又克制自己,这是《春风沉醉的晚上 》;又或者男人教女人,最终学生超越甚至打倒师傅,这是《创造》。 可是,这些爱情小说都灌入太多的启蒙内容,其模式都是教人救人。男主人公或者说作家,常常看不到女主人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他们只觉得,女主角睁大了美丽的眼睛在接受文化启蒙,没想到这些女主人公也有曲折压抑的性欲,也需要考虑更多世俗的实际问题。
而这也是张爱玲之所以突出的地方:敏感细腻的她了解女性,了解女性那些不愿明说的欲望,也了解女性在现实倾轧中的需求,更了解女性在情场上那些纠结又憧憬的心态。 因此,她不会像那些经典的爱情小说一样,塞给各位读者种种浪漫的欺骗与幻想,而是把真正的爱情揭开给你看,让你看到爱情战争背后的真实——毕竟更多的时候,一见钟情、天生一对的王子与公主都是骗人的,现实的爱情本就是一个了解、磨合到相爱相守的过程。 所以今天,诸位不妨就跟随小北一起,走近《倾城之恋》,读读那些爱情里不可言说的心思与把戏。毕竟,许子东教授已经说了: “我们今天在爱情战场上南征北战、胜负未定或者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各位男女同胞,各位青春少女、颜值帅哥,各位小时代的英雄战士,大家要想学一点男女战争制胜的诀窍, 不妨来细读一下。”
01
爱情,就是一场战争
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与其说是不期而遇的乱世姻缘,倒不如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步步为营。正如许子东教授所说: “就是一开始一男一女两个主角,都是互相算计,十八般感情功夫,各种恋爱战术、拍拖战略、情欲技巧、感情游戏,绝大部分时间两个人处在猜疑、 试探、征服和作战状态,可是最后居然他们还能走到一起。”
白流苏,一个离过婚的女子,在家里被家人嫌弃、在外边也难免说三道四。媒婆徐太太说,早几年就好了,但是现在还来得及。言下之意,对于当时的白流苏,这是她的背水一战,是她最后的机会。 范柳原,风流浪荡的私生子,继承遗产之后便成为了众多相亲家庭眼中的香饽饽。 一个孤独又聪明的女性,一个风流而多情的男性,一个渴望摆脱旧式中国家庭的困境,一个却因着华侨身份更喜欢传统的女性美德。 由此,七个回合的交锋展开。
第一回合,跳舞。比起舞会上素淡的、富有中国魅力的白流苏吸引范柳原的情节,在此之前,白流苏的心思则更为耐人寻味。 “她开了灯,扑在穿衣镜上,端详她自己。还好,她还不怎么老。她那一类的娇小的身躯是最不显老的一种,永远是纤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她的脸,从前是白得像瓷,现在由瓷变为玉——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上颌起初是圆的,近年来渐渐尖了,越显得那小小的脸,小得可爱。……她走一步路都仿佛是合着失了传的古代音乐的节拍。她忽然笑了——阴阴地,不怀好意地一笑,那音乐便戛然而止。” 白流苏在镜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自己?是一个作为男性欲望客体的,还可以靠着自己身体的吸引力重新投入战场的女性?还是潜意识里,一个不太符合男性欲望模式的女性的自恋呢?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解读。无论如何,在完成了战前的实力评估之后,这第一回合的进展,便显得顺理成章。
02
爱情,先小人后君子
来到这场爱情交锋的第二回合。 清醒的、聪明的白流苏,自然也对舞会上的范柳原作出了判断: “......他对她说的那些话,她一句也不相信。她看得出他是对女人说惯了谎的,她不能不担心——”
白流苏对爱情的预测,是“先小人”的。也许,这个男子未见得真心喜欢自己,也许介绍人不过是在做生意。 但是对于白流苏而言,这是一场赌局,一场战争。因为如果赌输了,她面对的结局便是家人介绍的另一个男性,便是做五个孩子的后母。 于是,白流苏接受徐太太的邀请,坐上一艘荷兰船的头等舱前往香港。 在范柳原付钱订下的浅水湾酒店,两人开始了第二次过招。 “房门还没有关上,流苏低着头,范柳原笑道:’你知道么?你的特长是低头。’流苏抬头笑道:’ 什么?我不懂。’柳原道:’ 有人善于说话,有的人善于笑,有的人善于管家,你是善于低头的。’” 这便是最关键的第一个晚上。范柳原想要在这个晚上赢得白流苏,可是,具体想要赢得什么呢?婚姻,身体,还是感情?
面对范柳原“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的“傻话”,白流苏的回应堪称经典: “流苏心里想着:’你最高明的理想是一个冰清玉洁而又富于挑逗性的女人。冰清玉洁,是对于他人。挑逗,是对于你自己。如果我是一个彻底的好女人,你根本就不会注意到我!’她向他偏着头笑道:‘你要我在旁人面前做一个好女人,在你面前做一个坏女人。’” 白流苏的语言不失挑逗。事实上此时两人的位置并不对等,范柳原在经济上占尽优势,白流苏此时却是孤注一掷。 可是,对于范柳原来说,这样得来的情感或许是胜之不武。于是,两人的战场由酒店转移到了浅水湾的丛林小路上。面对着一堵冷而粗糙的墙,范柳原说: “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 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再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这是以攻为守的调情,还是无意中的真情告白,我们不得而知。然而,面对白流苏情愿入戏的“流苏愿意试试看。在某种范围内,她什么都愿意”,范柳原又一句“你的特长是低头”彻底毁掉了暧昧的气氛。
03
爱情,从速战速决到持久战
第三个回合,相互了解敌情。白流苏发现,范柳原想要的是精神恋爱,也便开始了之后的计算。 第四个回合,漫长的持久战:吃饭,跳舞,聊天,借用三角关系冷落,打心里战。白流苏已然清楚,范柳原爱她,却不愿意娶她。 第五个回合,回到上海却感受到无家可归的白流苏,再次来到香港。这一次,幻想中发生过无数次的情节成真,精细的算计终究没有挡住炽烈的情感。 故事来到第六个回合,一觉之后,范柳原出国经商,为白流苏租下了大房子。 空空落落的白流苏不知道未来如何,而世界大战的爆发,让范柳原不仅不能出海、心态也有了彻底的转变。最后一个回合,美好的结尾伴随着香港沦陷的代价: “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她突然爬到柳原身边,隔着他的棉被,拥抱着他。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小说到此,爱情中两个要素尽数提出:彼此喜欢,还有就是,死心塌地。这可能是对于爱情,颇为世俗却又真实的观点。而“一刹那”的“透明透亮”,则是张爱玲赋予这般爱情的限定。 另一端对白更加耐人寻味:“柳原又道:’ 鬼使神差地, 我们倒真的恋爱起来了!’流苏道:’ 你早就说过你爱我。’柳原笑道:’ 那不算。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工夫恋爱?’” 回问我们自己,什么是忙着“谈”恋爱,什么又才是真正的恋爱呢?
总之,一部《倾城之恋》,走出了五四男性作家启蒙式的经典套路,也不再讲述才子佳人一见钟情式的爱情神话。何为世俗的恋爱?读读张爱玲,读读《倾城之恋》这个男方客观条件占优势、女性却意志坚定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故事,相信,你对爱情,又会有全新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