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县两河镇新富村“70后”村民廖荣辉,对红色文化有一种深深的情怀。
自从对桂北的红色历史产生兴趣以来,他在当地搜集了大量红色文物,
并自发地进行各种与红色文化有关的挖掘、宣传活动。
近日,他做出了惊人之举,
将自己多年费尽心力搜集到的经典红色文物捐赠出来,上交给国家。
▲廖荣辉在家里展示他的藏品
他把珍藏的一批红色文物捐给国家
大刀、马灯、草鞋耙、军号、军用水壶……近日,当廖荣辉把一批珍贵的红色文物摆在自家的桌上时,全州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发出了感叹。全州县文物管理所的副所长陆小春向记者回顾了这次捐赠的经过。 陆小春说,3月中旬的一天,廖荣辉打电话联系全州县文物管理所,主动提出想把自己搜集、珍藏的一批红色文物捐赠给政府。“据我们了解,廖荣辉是两河镇有名的‘红色文物搜集大王’,他素来把自己搜集得来的红色文物视若宝贝,没想到他竟然愿意上交给国家。”陆小春说,得知此消息后,全州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与廖荣辉电话商量后,于3月26日来到了廖荣辉的家中。当日,工作人员从廖荣辉提供的一批红色文物中,挑选了30多件保存完好、极具历史价值的经典红色文物。 通过陆小春提供的捐赠文物清单,记者看到,廖荣辉捐赠的红色文物包括:4把军刀、1个米筒、烟斗、碗片、军用水壶等。
▲廖荣辉搜集、珍藏的部分物品
一次经历让他对红色历史产生兴趣
缘由:一次经历让他对红色历史产生兴趣 廖荣辉为何会搜集这么多当地的红色文物?带着这个疑问,4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廖荣辉的家中。 走进廖荣辉家,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客厅的一面墙壁上,贴着一张身穿红军服装的廖荣辉带着红军后代以及游客重走长征路时的留影。从卧室的几个大纸盒里,廖荣辉拿出了一大堆红色文物。 其实,以前的廖荣辉,与村里的很多村民一样,对发生在家乡的红色历史虽有耳闻,但是并没有深入了解。 2016年10月份,一次机缘巧合,廖荣辉得到机会陪同一名退休记者在两河镇了解一些红色故事,通过7天的探访经历,让他特别震撼,他意识到自己生活的地方曾经有过非常不平凡的红色历史。 此后,廖荣辉开始有意识地去了解发生在两河镇境内的一些红色故事。 “这一段历史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上,却被我们不少人忽略了,实在是太不应该。”廖荣辉说,对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就是红色文物。从此,他开启了对当地乃至周边乡镇的红色文物的搜集模式。 过程:坚定的红色情怀助力红色文物的搜集 搜集当地的红色文物,并非易事。最初,廖荣辉通过四处打听、收购的形式,从当地的村民处找到了一些红军遗物,但是数量并不多。 2017年清明节前,廖荣辉再次行动起来。他自掏腰包把新富村的湘桂古道重新修整了一番,清除道路两旁密集生长的杂草,还请人把破损的古道重新铺上石头。 当时,全村的人都觉得廖荣辉“疯了”。但是,随着湘桂古道的重修,一些“红二代”知晓了此事,纷纷与廖荣辉联系。从那一年清明节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红二代”或者对红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主动找到他。每一次,廖荣辉都不会推辞。他带领大家重走这一段长征路。再后来,他从当地的文管所找到了一张“红军长征过全州路线图”,沿着线路图重走了好几遍。 随着廖荣辉对红色历史文化挖掘的深入,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两河镇乃至周边乡镇的村民对廖荣辉的行为从了解到理解,再到称赞,纷纷主动为他的红色文物搜集提供各种帮助。廖荣辉坚定的红色情怀感召着乡亲们,他搜集到了近两百件当地的红色文物。 心愿:希望更多人通过红色文物了解过去 从2017年清明至今,廖荣辉作为领路人,已带领、陪同众多“红二代”和游客重走两河镇境内、全州境内,乃至兴安等地的红军长征路。“他们每一次都带着满满的怀念而来,每一次,又带着深深的敬意离去。他们都告诉我,把这些红色历史挖掘出来,传播出去,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廖荣辉说,听着这些肯定的话语,他一次次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不忘红军长征精神,尽己所能,把当地的红色文化发掘、传播、传承下去。 因为搜集红色文物出了名,曾经有不少搜集家、商家等上门出高价收购廖荣辉手中的红色文物,均被他婉拒。他说,这些文物的价值,并非金钱能衡量。他知道,这些红色文物,并不属于某些个人。 廖荣辉说,最初,他搜集当地的红色文物,仅仅是为了想把这些见证历史的东西保存下来,对于这些文物的归宿,他并没有长远的打算。但是,随着对当地红色历史的了解、加深,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他做出了把一批红色文物捐赠给国家的决定。 “我相信,每一个人看到这些红色文物,并通过这些文物了解到那段悲壮的历史后,一定会深受震撼。”廖荣辉说,这些红色文物启迪、教育大家,要不忘过去,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好生活。
历史需要有实物来见证。陆小春说,廖荣辉的行动,为全州红色文物的搜集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目前,廖荣辉是该县搜集、捐赠红色文物数量最多的个人,他的红色情怀,以及为此付出的努力,值得大家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