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季雷雨季节,蛇类活动较为活跃。多地居民区发现蛇出没! 4月24日早上,桂林平乐一位村民老人在自家的老房子发现了一条过山风蛇。
据这位村民的儿子描述,其父亲在自家老房子抓到一条2米左右长的过山风蛇,因知道这条蛇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一,于是马上向森林公安报警。
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村民家中,村民把蛇交给了民警,运往人烟稀少的野外,将其放归大自然。
随后,民警对村民一家积极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予以充分肯定和赞赏。
保护野生动物是你我共同的责任,如果发现病危、饥饿、受伤或误捕的野生动物,请立即与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或森林公安机关联系请求救助,若处置不当或将涉嫌违法犯罪,后悔莫及。
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风、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
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4月22日上午,桂林雁山一店铺内突然发现一条蛇,后由消防部门捕获。
网络配图
近日,广西多地相继报道了“蛇出没”的新闻,从眼镜王蛇到蟒蛇再到三线蛇,看得人心慌慌。
4月22日上午,桂林雁山一店铺内突然发现一条蛇,后由消防部门捕获。
4月13日19时左右,百色市西林县消防救援大队就在县城金铺合园段江边健康步道上,捕获了一条长约2米、重约5斤的眼镜王蛇。
在草丛中发现的毒蛇踪迹。消防供图
3月17日上午,百色田东县平马镇小龙村村民在村头小溪边发现一条蟒蛇正在捕食,半天未见离去。
出于安全考虑,当地村民将蟒蛇装袋等待专业人员处理,田东县森林公安局接到群众来电报告后,立即联系田东县林业局安排人员到场援助。
就在此前几天,百色田东县思林镇可恒村一采石场,发现了一条重约50斤体长约3米的大蟒蛇。田东县林业局、森林公安局相关人员赶赴现场,与几名现场工作人员合力将这条大蟒蛇装入蛇皮袋中,最后该蟒蛇被放归山林。
4月14日,南宁有两个小区发现有蛇出没,辖区消防部门接报后前往处置,分别在两个小区里成功捕获两条蛇,经鉴别,两条蛇都是三线蛇,分别重约3斤、2斤。目前,消防部门已将两条蛇放归山林。
4月14日晚,在玉林容县城南某小区的店铺附近,发现了一条长蛇。幸好当时有保安经过,于是用一条长棍将长蛇棒打,并挑到远处!
3月17日晚上,在玉林博白县沙陂镇一条乡村道路上,突然惊现一条黑黄两色相间的蛇,吓坏了经过的村民。
蛇一般在什么时候出来活动?提到最近蛇活动频率升高,是否和近日天气燥热有关?专业人士说,天气突然变热肯定会引起蛇的活动频率增加,每年4-10月份,冬眠的动物都会苏醒,在这个期间活动也最为频繁。蛇往往在傍晚和凌晨时出来活动,在一年之中,夏、秋季节蛇的活动最频繁。尤其是夏天,炎热的天气使蛇变得烦躁不堪,这时攻击性最强,群众在早晨、傍晚运动时要格外小心草丛深密的地方,到野外应穿上长裤和棉质的长袜,尽量避免走入草丛深处。蛇一般出没在哪些地方呢?专业人士说,蛇往往出没于深山茂密的草丛,而在城市中,靠山的房屋、草丛,道路的绿化带,都是蛇经常栖息的地方。蛇类喜欢呆在比较隐蔽,潮湿的地方。出现较多的是无毒蛇贵州南明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5月气温攀升后,蛇类频频闯入民宅和商铺惊扰市民,一般以菜花蛇(也叫黄锦蛇)较多。该蛇体大凶猛,看上去令人不寒而栗,但属无毒蛇,市民不用过于害怕。每年夏季,从事农活或旅游的人经常会在野外遭遇蛇类,如果发现蛇头呈现三角状,切记远离,因为这种蛇一般是有毒的。据了解,毒蛇主要有蝮蛇、竹叶青蛇、银环蛇、五步蛇和眼镜蛇等五种蛇出没,其中以蝮蛇居多。从多年救援处置的情况来看,毒蛇几乎很少在城区内出现,但野外比较常见,市民如果不慎被蛇咬伤,要及时送医治疗。蛇闯入民宅怎么办?
①走为上策。蛇一般不会主动向人发出攻击,除非它认为受到了威胁,所以遇到蛇特别是毒蛇的时候,不要惊动它,而应避开其注意力,缓慢退到安全地带。 ②不要自行驱赶,千万不要自行拿棍棒驱赶或抓捕,万一被蛇追赶,要跑曲线。 ③瓮中捉蛇。在不确定蛇的毒性及危险性的情况下,人员及时撤离房屋,并把房屋的门窗关闭好,将蛇困在屋内,防止其往室外窜,迅速拨打119,等待消防小哥来抓捕和处理。
在此提醒各位小伙伴,随着气温的升高,蛇类活动频繁,若在居住地或其他地方发现相似蛇类,可及时拨打110报警,或报告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切勿自行捉蛇,以防被蛇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