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通

民间传说 | 龙水大仙村的传奇故事

[复制链接]

2021-4-28 17:10:55 569 0

我是来围观的逊 发表于 2021-4-28 17:10:55 |阅读模式

我是来围观的逊 楼主

2021-4-28 17:10:55

龙水大仙村的传奇故事
文/水淼淼



前言:在广西全州县龙水镇的西北部的大仙村,由两条山脉从越城岭山顶南北两边自西向东环抱而下,从青山口又有一条山脉直冲而下到将帅岭,将南北分隔开来形成了南北两边的几个小村落,南边的叫南源村,北边的叫北源村。

相传古代南源村有许、罗、邓三仙在渗水岩修道成仙,后人建殿供奉三仙,故将南北两源取名大仙殿,现在也叫大仙村。大仙南源村和北源村总人口现在将近700人,南源和北源村民居住的地方海拔高度在600多米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里空气清新、四季分明。南北源各有一条溪流自天湖分界从大仙南源的二王山和北源的青山口发源,沿海拨1900多米处分两边直流到海拔只有160多米的溪渡源汇合,从只有不到六十米宽天然形成的杠口流经龙水万乡河,再汇入湘江直达洞庭湖。故此大仙的水系也是湘江的源头之一。



古时候我们这里流传下来这样一首民谣:

禾仓石,岭尖尖,渗水岩里出神仙。
庙背底,斩龙剑,仙人打网溪渡源。
乌龟爬上新香界,蚂拐喝水在路边。
仙家先到钟鼓石,擂响钟鼓做神仙。

这首民谣每一句都有一个精彩的传说,在此我就从头一一向大家介绍:




(一)鲶鱼仔的传说

从龙水镇政府驻地西北部15公里处的杠口进入大仙北源村约两里路的地方,有一条从大仙村禾仓石经大坝交一直延伸下来的山脉,与对面进入南源村一条从香炉山经排山里延伸下来的山脉形成一前一后、一南一北的相对之势,神似一公一母两条鲶鱼隔江相望,遥相呼应,将进入大仙南源村一个叫溪渡源的山谷合围起来。南边的公鲶鱼山脉叫大槽里,北边的母鲶鱼山脉就叫“鲶鱼仔”。

相传就在某年,溪渡源这个地方突然经常出现异象,天空中不时有霞光万道,紫云环绕。此事惊动了当朝皇上,皇帝的军师掐指一算,知道在溪渡源这里的两条形似一公一母的鲶鱼山脉是两条龙脉,原来这两条龙脉是在溪渡源里面约两里路的一个叫“”仙家岩”的南北两边。它们还能生长,慢慢靠近,而它们一旦合拢,溪渡源就将出世一位皇帝。就紧急上奏当朝皇上,皇上一听那还了得!就急令用照妖镜照看皇帝出生在哪一家?因为那时溪渡源住有很多村民,有一对住在下溪渡源的夫妇家里养了一条大黑犬,这条犬是一条神犬,是上界派下凡间专门保护要出世的皇帝的。它每天都睡在这家房顶上运用神通将这一家及整个山脉和溪渡源用一朵云遮住,所以当今皇上的照妖镜照到溪渡源都是一片漆黑,总是照不进去。皇上不解,就派兵到溪渡源察看究竟,但也总看不出什么原因。




也许是天意所致,那对夫妇见那条大黑犬每天总爬上自己家屋顶,再加上当地流传着:“狗上屋背,无路可走”。的俗话,认为狗上屋背不吉利,就将自己家的黑犬打死了。现在下溪渡源还有那对夫妇居住后留下的遗址。

再说那对夫妇,在某年的一天,生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兄弟二人一人红脸,一人黑脸。红脸的是关羽转世、黑脸的是张飞转世。是上界派下凡间准备扶佐将要出世的皇帝的两名武将。兄弟二人刚一出生就会说话,两兄弟争争吵吵,并动起武来。他们父亲一看吓坏了,认为是生了两个妖怪,就一顿锄头将刚出生的两兄弟打死了。

又过了三年零六个月,这对夫妇又要生产,因为这时己经没有了神犬的保护,当朝皇上的军师用照妖镜在当天也照到了溪渡源的情况。皇上马上派兵前来捉拿,并命令见有白旗出现的地方就是未来皇帝出世的人,就马上将此人捉拿。当时此家农妇正好临产了,农妇丈夫刚好将家里的白被面拿去外面晒,当朝皇上派出的兵将赶到,一见白被面认定是白旗,就将他包围起来准备捉拿他。农妇肚子里还未出世的皇帝知道情况紧急,就从母亲腋下咬开一条出口跳了出来。



他刚跳出来就寻找两位武将,想叫武将来保护他,并问母亲:“我的两位哥哥呢”?他母亲告诉他:“你的两个哥哥被你父亲用锄头挖死了”。他一看没有武将保护,情况紧急,就骑上父亲平时做木工用的木马,木马立刻变成一匹三条腿的宝马,就往大仙里面逃跑。当朝皇上派出的兵将一看一个小孩骑着一匹三条腿的宝马往大仙方向逃走,就知道是刚出世的未来皇帝。马上从后面追来,小孩逃跑时因为情况紧急太慌张了没有骑上四条腿的木凳,因为四条腿跑得快。再加上木马往大仙方向跑要过溪渡源的江,三条腿跑不快,没多久就被追兵追到一个叫皇后塘的地方,爬了几次都爬不上蜜蜂寨下面的瀑布,被追兵抓住杀死了。这个塘是上界修好准备给未来皇上的皇后沐浴更衣的地方,所以到现在民间一直将这个塘叫“皇后塘",那个瀑布就是“蜜蜂寨瀑布”。

刚刚出世的皇帝骑上木马往大仙逃跑也是有原因的,上界在大仙的一个叫将帅岭的地方为他撒下竹籽,长出了一片竹林,这片竹林是一个竹节一个兵,一片竹叶一把剑,竹叶上面都有形似人像的图案,据说一个图像也是一个兵,这片竹林就是准备扶佐他未来登基的兵将,竹林遍布五个岭头,还在大湾头下面的一个叫烧竹山的地方准备了一片竹林,这也是一批兵将,他如果能逃进这片竹林就会有兵将接应和保护他进入将帅岭。可当他在皇后塘被追兵杀死后,这片竹林全部气得自己燃烧后死了。后来这个地方就叫“烧竹山”。



将帅岭的兵将听到刚出世的皇帝被杀后也都气得全部竹节爆裂后死了。所以民间就将那五个遍布竹林的山头叫“五旗岭”,将整个山头叫“将帅岭”了。

刚出世的皇帝被杀后,他所骑的那匹三条腿的马跑进了大仙村里南源与北源交界的地方,气死在那里变成了一座形似马鞍的大山,也是大仙南源和北源分界的地方。后来就叫做”马鞍山”。



上界还在一个叫将军石的地方修了一个练兵场,用来操练扶佐未来皇帝的士兵的地方,并派了一名将军负责练兵。可当未来的皇帝被当朝皇上派兵追杀时,那位将军得到消息也紧急带兵从西延赶来救驾,可是刚赶到练兵场就听说刚出世的皇帝被杀死了。那位将军和练兵场的兵都气得变成了石头。到现在都叫那里为“将军石”和“练兵场”。

当朝皇上为了永绝后患,使以后这个地方不再出皇帝。就准备请仙人将两条鲶鱼用渔网网住。但请去的仙人站在蜜蜂寨山顶上刚将渔网朝合江口撒下去,两条鲶鱼就一个翻滚沿江从合江口往溪渡源外逃走了。南边的鱼公逃在离杠口约一里路的地方,北边的鱼婆则逃在离杠口两里路的地方。渔网落下时罩在仙家岩边,那里现在还形似一个网罩。



渔网上的网颈索是从仙家岩对面的山上落下来的,所以那条山脉就叫“网颈索"溪渡源江里有个塘叫“仙人打网”渔网上的网子也掉在塘中,所以现在溪渡源江里有个塘里的石头叫“网子石”。

当朝皇帝见军师请来的仙人不但无法将两条鲶鱼用网打上来,而且又幻化成两条蕴藏灵气的山岭,只好派人欲将两条形似鲶鱼的龙脉从腰部挖断,好断绝这里的龙脉,从而永保自己的江山永固。可是既使他派来的大队人马每天不间断地挖,但是白天挖断到了第二天一看又长满了。挖了七七四十九天都没办法。后来当朝皇帝只好又请军师设法解决这一无解之局,军师想尽一切办法仍然是无计可施,就万分懊丧,由于费心耗神就在溪渡源的一块石板上昏昏欲睡,在半睡半醒之间猛然听到一只蚂拐精与乌龟精在一起聊天,它们聊了很多凡人不知道的事。军师听了很久,突然他也想参加它们的话题,可是他刚一露面,蚂拐精与乌龟精就吓得没命地跑了,乌龟精边跑边喊:“千把锄头万把锹,值不了铜钉钉断腰”,而蚂拐精就喊:“天机不可泄漏,油浇不可露头”,原来它们就是后来爬在新香界变成石头的“乌龟爬山”的乌龟精和在“跌山水”瀑布下变成“蚂拐石”的蚂拐精,就因为它们泄露了天机,才会因果报应变成石头,如若不然它们本可以早登仙界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话说军师猛然惊醒,其他的都忘了,就记得乌龟精说的那句“千把锄头万把锹,值不了铜钉钉断腰”,并且立刻禀报了当朝皇帝,皇帝马上就命人从两条龙脉腰部各挖出一条大槽,又命人用三丈六尺长的铜钉钉下去,并用烧开的桐油灌下去。据说铜钉刚一钉下去,山脉里就传来凄厉的叫声,被挖开的大槽里也血如泉涌,一直流了三天三夜的鲜血,两条形似鲶鱼的龙脉才被钉死了。两条山脉的腰部至今还有两条大坑遗留在那里。

因此现在民间就将南边从排山里延伸下来的山脉叫“大槽里”。(因被挖了一条大槽)将北面从禾仓石经大坝交延伸下来山脉的叫“鲶鱼仔”了。



(二)斩龙剑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大仙北源村水源头上有一条孽龙,这条孽龙神通广大、法力高强。它藏卧在大仙北源村一个叫大坪头的山脉之中。龙头就在松山里,龙腰到了椿香界,龙尾一直延伸到了石对坎。它总想从大仙北源冲出去祸害外面万乡的黎民百姓。但又惧怕北源邓家桥村口水口庙里的神仙,所以也一直都不敢有所行动,但也一直在窥探时机。

就在某年某月某日,青山口上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大起、飞沙走石。不一会就大雨倾盆、山洪暴发,滚滚洪水从青山口呼啸而下,那条孽龙也趁此机会一个翻身只见大坪头旁边的一个地方冲开了一个大坑,那条孽龙就从那条大坑中冲了出来。只见它在洪水当中兴风作浪狂冲下来,想随着洪流冲出大仙。

这时候大仙南源里雷公山上的雷公早己经将这些情况看得清清楚楚,孽龙很快要冲出大仙了。便急奏天庭,天庭一看情况紧急,急派天将与雷公下来镇压。天将和雷神接旨后紧急赶赴大仙北源水口庙,此时那孽龙也随着滚滚洪流,裹着泥沙,一路电闪雷鸣狂呼着朝水口庙的出口冲来!



此时只见那天将念动咒语祭出一把宝剑,将剑拋入出口的洪水当中。那宝剑一入水立即暴涨三丈三,寒光闪闪,孽龙一见急忙作法将洪水又加高三尺,想从宝剑顶上冲过去。天将又将宝剑增高三尺。

如此反复争夺出口,洪水层层加高,那宝剑也跟着层层加码,战斗非常激烈,一直斗了几天几夜,那孽龙精疲力尽,无力再战。只见那天将奋起神威,从洪流中拿起宝剑,一剑下去将那孽龙斩做三段。

这三段龙尸,龙头顺洪水漂到了龙水,所以龙水的名字也是因此而得名。龙尾漂在庙头一个叫歌陂的地方。龙血就洒向了山川的血滩。所以现在民间流传有:“龙头流在龙水,龙尾出在歌陂”。的说法。

战斗结束后,那天将念动咒语,就将大仙北源水口庙出口的地方变成一层层的宝塔,将宝剑就安放在塔顶。如今民间就将那里取名“斩龙剑“。孽龙冲出的那条大坑就叫“龙崩井”。南源里的山就叫“雷公山”了。



遗憾的是后来的大仙水库修建时,将库堤正好修在“斩龙剑”上,水库建成蓄水后,水位上涨,原邓家桥村口的水口庙也淹没入水库中。庆幸的是大仙库堤依“斩龙剑”石修建后变成了大仙的另一道亮丽的风景,水漫库堤时形成的瀑布异常壮观!同时库堤因“斩龙剑”直插而下,地基异常坚固,修建成功后很好地起到防洪蓄水的作用,因此就使“斩龙剑”依旧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同样永远守护着大仙村。


(三)三仙殿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姓许和一位姓罗的仙人从福建的蒲田少林寺为寻找修练的地方来到了大仙。许罗二位仙人进到大仙后一路游山玩水,游到大仙南源里,并沿正江里一直走到渗水岩,一看这里四处古木参天、野果飘香、清泉甘甜、环境清静、风景优美,是一处修练的好地方,就在渗水岩里安居修练。并运用神通将渗水岩打造了一番,岩中顶部安置了日月星辰,并引来了银河从中间横穿而过。



洞内的清甜泉水一年四季不断从洞顶渗出流到下面一个石盆里面,但从不溢出盆面。以后人们就将这里取名为渗水岩。许罗二仙从此每天就在渗水岩修练打坐。

一天正当许罗二仙闲暇无事,在离渗水岩不远的江中一块石头上下棋解闷时,一位从外面荞麦邓家村的邓姓樵夫扛着一把斧头进到大仙南源砍柴。他一路走来,走进了南源正江里的原始森林,当他砍好柴挑到离渗水岩不远的地方,就看到许罗二位仙人正坐在江中的一块大石头上下三星棋。这时这位邓姓樵夫刚好也累了,就放下柴担前去,边休息边看两位仙人下棋。



石头上面没地方坐,这位邓姓樵夫就拿上自己砍柴用的斧头垫上,坐在斧头把上观看,过了不多时,只见下棋的石头下的水里从上往下流下了很多桃花。这时只听一位仙人口中吟道:“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水推桃花过,又是一年春”。另一人接着吟道:“洞里无日历,暑去莫晓月;天上方一日,人间已千年”。邓姓樵夫坐在一边也不知看了多久,桃花流过去几次了。这时只见下棋的两位仙人每人拿出一个大仙桃,吃了后随手将桃核丢在一边。那樵夫当时挑柴下来也是又累又饿,见到桃核掉在身边,就随手捡起敲破将桃核里面的果肉吃了。殊不知也是该这邓姓樵夫有仙缘,二位下棋的仙人吃的桃子是上界一千年开花,一千年结果,再一千年成熟的仙桃。这仙桃最好的精华就是果核里面的果肉,这时却被这位邓姓樵夫无意间吃了。

也不知下了多久的棋,过去了多少年。这时一位仙人对邓姓樵夫说话了:“这位先生,时间也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了“。这时这樵夫就起身准备拿上斧头挑柴回家,可当他一提斧头,斧头把已朽了,斧头也锈坏了,一看柴也没了。这时另一位仙人又对他说:“你回去后看一看还能不能找到家,村里还有没有人认识你?如果找不到家了,你就再回到这里来找我们,我们再商量解决”。



这位姓邓的樵夫就回到荞麦邓家,到家一看,一切都变了,家也没了,人也一个不认识,找到一个年轻人问自已的家在哪里?并问他认不认识自己,年轻人摇头说不知道他的家,并说不认识他,他报上自己的名字,说自己今天去到大仙砍柴回来的。这时村里有很多人围了上来,一听情况,有一位年老的人说:听前辈们提起过:在很多年前有位叫这个名字的前辈去大仙砍柴一直没回来,家里人去找了也未找到。但也不知有多少年了?

他一听情况不对,又想起当时观棋时的情况和临走时那位仙人对他所讲的话,心里有所顿悟,再加上他有仙缘吃了桃核后本身已经成仙。因此马上往大仙南源正江里两位仙人下棋的地方赶,在赶往大仙的途中从杠口梯子石过鲶鱼仔到了土地庙天色已经快黑了,他打算进到土地庙休息一下再走,可走进去一看:有一个蚂拐精和一个乌龟精正在里面讲经谈道。他就问两位这么晚了要到哪里去?蚂拐精和乌龟精就告诉樵夫是要去大仙南源正江里求仙缘排座位,并告诉樵夫:在途中要经过南源的钟鼓石,谁先到钟鼓石擂响钟鼓,仙人就传道给谁,才能排到座位。



樵夫一听大吃一惊:原来有这么回事,我得赶紧赶到钟鼓石擂响钟鼓。就赶紧辞别蚂拐精和乌龟精往钟鼓石而去。而蚂拐精和乌龟精也一路游山玩水不急不忙往钟鼓石赶,乌龟精一路上看到大弯头南边新香界上风景优美,就对蚂拐精说:我去看看风景,你走大路等我一路同行。蚂拐精答应边走边等乌龟精。等乌龟精刚爬上新香界上,蚂拐精到了跌山水瀑布下面,感到口渴就到那路边的石头下面一边喝水一边等那乌龟精。那边樵夫紧赶慢赶,走到南源的杨梅界时已经累得精疲力尽,就赶紧坐下休息一会,这时他又累又渴,就想找点野果解渴,这里的土地知道这位邓姓樵夫是一位仙人,就急忙变成一名老公公走到那樵夫面前告诉他:前面路边有几棵杨梅能止渴,那樵夫抬头一看果然几棵杨梅树就在路边,上面红色的果实已经熟透了,就前去采摘了几粒解渴。后来民间就称这里为“杨梅界”。并在离杨梅树不远的地方建庙纪念土地,又称“土地堂”。



吃过杨梅,浑身立刻清爽起来,他立即起身赶到了钟鼓石取出鼓缒并擂响了钟鼓。这边蚂拐精和乌龟精听到有人擂响了钟鼓,知道已经经有人比他们先一步赶到了,求仙缘排座位已经没有希望。蚂拐精气得死在跌山水瀑布下的一块大石下面,而乌龟精则气死在新香界上,都变成了石头。民间就将这两个地方叫“蚂拐石”和“乌龟石”。樵夫吃过杨梅的地方就叫“杨梅界”,擂鼓的地方就叫做“钟鼓石”了。

再说樵夫在钟鼓石擂响了钟鼓后赶到大仙南源正江里两位仙人下棋的地方时,看到许罗二位仙人正在争座位,都要坐中间,但两个人争来争去都坐不到中间,不是坐在左边就是坐在右边。他一见马上大叫道:“许、罗、邓三仙,我后来的坐中间”!马上冲上前去坐到中间,许罗二仙也是无可奈何,因为也是该这姓邓的坐中间:那仙桃许罗二人只吃了外面的果肉,邓姓樵夫却吃了中间最好的核心。排好座次后,许、罗、邓三位仙人就商量一起在渗水岩修练。以后二位仙人下棋的石头就取名为“棋盘石”。



许罗邓三位仙人在渗水岩修练期间,也经常去到大仙的南源、北源为民间百姓治病救人,了解民间疾苦,为百姓解决了很多困难。有时民间百姓缺粮食,三仙就从别处调来粮食救济百姓,但调来的粮食太多没地方装,三位仙人就在北源的山上建了一大一小两个仓库,将粮食存放在仓库里。可是粮仓里经常有老鼠进去偷吃,三仙只好在仓库旁边养了一只猫守住两个粮仓,以免老鼠再去偷吃仓库里的粮食。后来这两个粮仓就叫“禾仓石”,那养猫的地方就叫“猫仔岭”了。



许罗邓三仙在山中修练也是有分工的:许仙精通医道,就经常外出游历四方,体察民情,为百姓治病救人。那罗仙是大罗金仙转世,他常常登上渗水岩对面的山顶,观察大仙南北两源和杠口外面各处黎民百姓的疾苦和灾情(这座山后来就称“寨子山”),不时兴风布雨灌溉农田。有时观察到百姓生活困难无米下锅时就经常将米舂好送去。在离渗水岩不远的地方就是罗仙经常舂米的地方。当地百姓就将那里取名叫“对砍站”。现在江中还有形似舂米的对砍在那里。



邓仙则经常上山砍柴救济当地百姓,当知道谁家百姓冬天寒冷,没柴烧火取暖时,邓仙就将柴送去救济。在采樵途中,要攀上离渗水岩对面不远的一个悬崖,悬崖上面有一条瀑布从顶部飞流直下,十分险峻。那里唯一能上去的地方只能从一棵形似挂钩,从上面倒长下来的树上攀上才能上到山上,当地百姓后来将这里取名为“钩挂站瀑布"。



当有一天邓仙又从钩挂站攀上山采樵,他一手拿刀,一手拿刀鞘,在上山途中不慎跌了一跤,将手里的刀鞘一甩,刀鞘朝里面甩过了一条山界,掉在了里面的一条小江之中,那刀鞘立刻变成了一座十分险峻形似刀鞘的悬崖,崖顶常年不断有泉水流下,形成了十分险峻的瀑布。后来人们将那里称做“刀壳站瀑布”。

邓仙在采樵的时候也常到山中巡查,观察山中林木生长状态,在大小深坑周围及南北源的山上遍种杜鹃,把大仙村南北两源变成了一片花园。还在爆木山栽上大大小小许多迎客松,并在离渗水岩里面不远的大深山之中造有茅庐,用以观看里面古木情况。现在当地人都叫那里为“观木堂”。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许罗邓三位仙人在渗水岩修练功德圆满,上界就派仙人驾起祥光五色云彩将他们接引上天,于是他们便登上了仙界,然后云游四海、悬壶济世去了。

三仙登上天界时丢下一个香炉,这个香炉落下时变成了一座形似香炉的大山,刚好落在大仙南源村与山陂村交界处,形成了北源禾仓石、斩龙剑,南源三仙殿、香炉山南北驻守之势。民间就将这座山叫”香炉山”。



后来大仙村南北两源的百姓为了感恩和纪念许罗邓三位仙人的恩德,就在南源村为三位仙人修建了一座大殿来供奉三位仙人的塑像。并将这座大殿取名为“三仙殿“。大仙村南北两源也以此取名“大仙殿”。解放后大仙殿成立了大队部,为了便于称呼,又取名为大仙大队。后又成立了村委会,所以现在又叫大仙村。




后记:对《大仙名胜典故》的收集和整理,承蒙我们大仙广大群众及多方面的参与并提供资料,和龙水镇党委政府、驻村第一书记陶勇华的大力支持,才能将我们大仙的历史传说整理发掘出来。在此,我对大家表示深深的感谢!在对历史传说的收集整理当中,还有很多内容收集不完整,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和缺点,敬请大家多多提供相关资料来加以完善,以使大仙历史传说流传千古!
来源:南国大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新手上路
:
powunhoypdp@reguser.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25

帖子49

积分49

图文推荐

  • 出售手表,就带过一次,需要的联系

    就带过一次,全新,低价出喜欢手表的可以来看看。

  • 邓世文率队调研东丰新材料集团 解企业难题

    1月9日,全州县委书记邓世文率队深入东丰新材料集

  • 报!全州下雪啦!2025年第一场雪!

    全州下雪啦!!今天(1月9日)全州天湖景区迎来了

  • “90后”全州人唐少云,新职明确!

    广西贺州市“昭平人大”消息,12月18日,昭平县十

  • 好险!全州盘女士家耕牛被偷...

    年底了,注意安全财产安全... “冬季行动”以来,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APP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