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蕉江瑶乡民俗风情展风采
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三天三夜唱不完。
5月18日,全州县蕉江瑶族乡成了瑶民欢乐的海洋,原汁原味山歌甜如蜜,串串山歌唱出党恩情。
当天,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桂林市民俗摄影家协会、
全州县摄影家协会来到全州县蕉江瑶族乡境内拍摄民俗创作活动,
多姿多彩多风情,摄影家刮起瑶乡民俗风。
这次活动得到了当地党委、人大、政府领导鼎力支持,
同时受到当地群众数千人空巷欢迎,像过节一样热热闹闹,
快乐地体验了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俗风情。
全州县蕉江瑶族乡领导班子历来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振兴乡村战略,
突出乡风文明建设主题,凸显蕉江民俗、民族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引领作用,
按照产业融合发展原则,突出规划引领,着力文化内涵建设,
狠抓农业特色产业、旅游基础功能配套完善,全乡呈现出特色效益农业提质增效、
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
蕉江瑶族乡成立于1984年9月,地处海洋山宝盖山脚下,位于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境内的最南端。
乡人民政府驻地万板桥,距县城57公里,为全州县内距县城最远的乡镇。
该乡东邻灌阳县,西南与兴安县漠川乡交界,北与安和镇接壤。
全乡辖8个行政村,95个自然村,总人口1.5万余人,总面积230平方公里。
蕉江瑶族乡——旅游“富矿”之地蕉江风光美如璜,磨盘水库仙下凡。
映山红遍宝盖山。村村寨寨种葡萄, 满山遍野是宝藏。
蕉江瑶族乡是一块尚未开发的旅游“富矿”之地。
旅游资源一年四季看不完,磨盘水库是全州县的较大的水库,在全州县早有盛名。
在水库周边有十八个奇岩幽洞,其中的聚星岩、苦竹岩、宝头岩等:
奇形怪状,栩栩如生,山中多种植物,山翠葱绿,群山环绕,湖水清澈,
鱼虾繁殖,风景秀美,可把磨盘水库打造成为旅游、度假、观光于一体的好胜地。
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小船、钓翁...既有山之韵,又得水之灵,
一泓深蓝的湖水,为群山和堤坝所环绕,像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颗宝石,
璀璨夺目,自然秀美,蕉江----仙湖之称。
蕉江瑶乡少数民族风情风俗醉上头,打完油茶喝上红薯酒,吃上坨坨肉对山歌
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
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
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蕉江瑶乡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喜欢元素!
蕉江反季节红提(葡萄)主要品种为温克,当年种植,次年试挂果,
第三年丰产,亩均产量4000斤左右,纯收入在1.5万元以上。
具有“肉脆、好脱皮、糖份高、耐储存”的特点,成熟期比其它提子推迟20天左右,
9月底10月初上市,年底收园,具有很强的反季节性,主要销往南宁、广东、重庆等地
。基地主要推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实施“高宽垂”避雨栽培等“三避”和滴灌技术,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为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实现规模效益,
2013年11月在全州县工商局注册成立了蕉江瑶族乡“蕉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步实施“统一施肥管理。

全州县蕉江瑶族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引导扶持村民发展红提(葡萄)、罗汉果、砂糖橘等特色种植业,让村民尝到了甜头。
在蕉江瑶族乡界顶村,有这样一对夫妻,毅然放弃在城市当建筑包工的高薪岗位,回到家乡自主创业。
夫妻俩不走寻常路,创业项目选择了蚂蚱(蝗虫)特色生态大棚养殖。得知这夫妻俩养蚂蚱,
不少众人差点把大牙笑掉,世世代代没有见过养蚂蚱的,蚂蚱山上到处有,哪个鬼老二要你的?
瞧,这一片片绿油油的植物,全是人工种植的优质麦草、玉米草、甜象草等蚂蚱食料,
绿色无污染,是蚂蚱的最爱。在喂食时,不添加任何饲料和添加剂。
蚂蚱含有大量动物蛋白,味道绿色营养,是很好的绿色食品品质上乘,
因此,价格比北方蚂蚱略高,出售价格保持在60——80/斤
欢迎深度长期合作。卓一基地长期供应活体,速冻体蚂蚱,蚂蚱昆虫类美食,
吃的是种植的优质牧草,不但含蛋白质较高,还含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所含的甲壳素也高,蚂蚱是真正的绿色营养保健食品,长吃更有益身体健康!
欢迎天南地北喜欢吃蚂蚱的个人或各餐馆酒店农家乐洽谈长期合作事宜!
支小妹 张春树18290005080
多么精彩的一天啊,多么难忘的时光,虽然我们无法阻拦时间的流逝,但是我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心情。
今天各位大师和游客灿烂的笑脸、爽朗的笑声,更加体现出我们蕉江人民热情好客。
相信大家都意犹未尽,全州蕉江瑶乡民俗风情展风采,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来把风采,
没关系,蕉江人民欢迎您们观光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