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展作品选登
“安徽固镇 垓下风情“”全国摄影作品展
■ 评委推荐  
“安徽固镇 垓下风情”全国摄影作品展入展作品中,不乏既能突出固镇县域特点,又具观赏性的佳作。《垓下古战场》便是其中之一。 作者以航拍视角,将昔日垓下古战场、今日万顷良田尽收图中。暖阳西斜,沱河蜿蜒曲折由远而近,静谧大地充满勃勃生机,适度渲染后的满眼金黄色调预示这是一个好年景。如梦似幻的画面,强化了神奇大地的魅力,这也是该作品受到评委青睐的重要原因。 在此想提示部分摄影师,当参加有关某地的主题性摄影作品征集或影展时,在摄影中尽量选取能反映当地特点、特征的内容和场景,将观赏性和记录性相融合,成就满意的摄影作品,以提高“命中率”。——乐卫星(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党建指导员) ■ 闲话大展 跳出套路,梳理思路
许多人都是从观摩起步学习摄影的,而照片的构图形式则是最容易被借鉴、掌握的要点之一。对称式构图、对角线构图、三分法构图、垂直式构图、向心式构图……只要善加应用这些结构形式,照片就会呈现一定的视觉美感。其实,构图法是无数实践经验凝结成的,类似于武侠小说里的招式。但师父传授的招式只是基础,要成为武林高手,我们还需要对招式举一反三,甚至有所突破。同理,对构图样式活学活用,才能跳出令人审美疲倦的套路,给评委、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总的来说,画面结构要达到视觉和谐,应当做到明确主题、辨别主次、弃繁就简、布局适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死守着那些法则不放。黄金分割线、九宫格等固然能帮助我们确立视觉平衡、协调的画面,但用得多了也容易成为千篇一律的图式套路。有时,打破惯例的构图能带来视觉新鲜感,以鲜明的风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构图是最有力的观察。”这句摄影家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的名言,反映出他的拍摄风格。我们会发现,韦斯顿几乎什么都拍,但视角却与众不同。他不会专门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将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他拍摄的辣椒乍一看像是人体,拍起枯木来又像烈焰冲天。我们每天从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场景可能是相似的,但由于每个人的观察视角不同,通过取景框得到的画面也就有了差异。摄影者的观看方式决定了构图,而构图又决定了观者的观看方式。追逐相同的场景、拍一样的构图,难以体现摄影者独立的思考与观察,自然也就容易让人过目即忘。我们不应该浪费时间在复制、临摹上,而是应该投注心力在锻炼、改变自己的观察角度上。
构图的最终目标,在于传达个人视角、观点和情绪。当我们想要通过画面形式吸引视线时,平铺直叙地展示现实场景就显得有些索然无味。用图片讲述故事时也是如此,恰当的取景构图能够辅助传递人物情绪,助推叙事情节。比如人物在环境中的比例大还是小,是正面还是背面,处在暗部还是亮部,会传递出或喜悦、或悲伤、或落寞的不同氛围,调动观者的情感共鸣。与其刻意地寻找独特的构图,我们不妨先梳理清楚自己的拍摄思路,用构图展示构思。
构图并非塞满取景框就好。我们可以通过构图来影响观看顺序和观看层次,主动引导观者。相机只是客观记录的工具,赋予想法是摄影者的任务。看到一个场景,我们应该思考眼前的景致带来的感受,调动光线、色彩等构图因素将其表现出来,让照片具有感染力。(文/马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