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上午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在韩国仁川举行
109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1226件相关遗物即将返回祖国
71年前,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义无反顾奔赴前线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这场战争中197653名志愿军战士牺牲从此魂断异国、埋骨他乡多年来,让英雄魂安故里始终牵动着国人的心
2014年至2020年韩方已向中方连续七年移交716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此次移交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发掘自2019-2020年发掘地点位于涟川、铁原、华川、洪川、义王和朝韩非军事区等六个地区包括109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以及1226件相关遗物
今天,位于韩国仁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临时安置所”内摆有花圈中方代表现场进行了悼念活动
随后,韩方人员身着白衣用白纸包裹烈士遗骸,放入棺椁并在棺椁外摆上鲜花
明天,9月2日这些烈士的遗骸及遗物将搭乘中国空军专机返回祖国安葬
8月30日上午中国空军运-20正式启程赴韩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为做到万无一失飞行员们就任务准备、飞行方法、出境事宜、礼仪外交等具体事项进行了反复准备和推演确保飞机能够状态平稳、准时到达
四位归国烈士找到亲人
从2014年起,我国已迎回 七批共716位烈士
然而,半个世纪过去 许多英烈没有姓名 家人也无从知晓 烈士寻亲,难上加难
今天 从退役军人事务部传来好消息 2020年归国的第七批烈士中 有4位烈士正式确认找到了亲属 这四位烈士分别是: 梁佰有烈士、展志忠烈士 吴雄奎烈士、林水实烈士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 祖国不会忘记你们 你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 共和国的历史上!
经核实,展志忠烈士,男,1920年生人,籍贯为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1953年7月牺牲于江原道铁原郡。
展志忠烈士有两个儿子,长子展超明今年78岁,次子展超玉74岁。两位老人因病都行动不便,但他们听到寻亲消息后,激动不已,跋涉20多公里到镇政府进行了采血,接受DNA比对。
他们说,父亲离家时他们年纪还小,对父亲几乎没有印象。父亲牺牲后,他们的母亲没有再婚,辛苦地将两人拉扯长大,已于2005年离世。想不到年逾古稀,终于得到了父亲遗骸归国的好消息。
展志忠烈士的遗物和印章。
吴雄奎烈士是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人,生于1931年,生前系志愿军23军73师218团3营7连战士,1953年7月牺牲于江原道铁原郡。 1952年的吴雄奎烈士。吴雄奎烈士牺牲后,这张照片经人转交给吴雄奎的弟弟。
吴雄奎烈士的弟弟吴奎俤今年已经81岁了,平时他总是和家人念叨,有没有可能去韩国找到哥哥的骨灰。
吴奎俤的儿子吴玉成说,大家都劝父亲,几十年过去,找到伯父是估计很难了,没什么希望。这次得知吴雄奎烈士的遗骸已经回国,吴奎俤感到很意外,很是激动,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林水实烈士是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人,1928年10月出生,1949年4月参加革命,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随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73师218团2营6连战士,曾荣立四等功一次,1953年6月牺牲于江原道铁原郡。
林水实烈士只有一个兄弟叫林水法,已经去世。林水法的儿子林美金根据当地风俗过继给林水实为子,也已经去世。现林美金家中还有3个儿子,分别是林艺煜、林艺辉、林树新,他们自小便没见到过林水实本人。“我们全家非常激动,谢谢党和国家没有忘记牺牲的烈士!”烈士的后人说。
据了解,当年不少志愿军官兵都有自己的印章。因为当时有的战士识字不多,在与家人通信时大多请人代笔,印章则是他们和家人之间的信物。多年后,这印章成为寻亲的关键线索。这次寻亲成功的4位烈士中,有3位烈士的遗物中发现了印章。一直以来,通过烈士印章等有较明确身份信息的线索摸排,是烈士遗骸鉴定分析的主要方式。
为梁佰有烈士寻亲的过程有些特殊。烈士遗骸身边并没有发现可以明确身份信息的印章。工作人员查找相关史料和档案记录,根据烈士牺牲时间、作战地点、遗骸发掘位置等,发现梁佰有烈士可能是遗骸发掘地点的牺牲人员,之后再通过DNA比对,确认了烈士身份。
经核实,梁佰有烈士,男,出生日期不详,籍贯为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塔李家佛陀庄子,生前系志愿军64军190师570团战士,1951年4月25日牺牲于京畿道金坡里。
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得知梁佰有烈士籍贯在甘肃后,一直在不断发布信息、寻找线索。今年,一位男士打来电话说,听长辈提起家中有位爷爷去抗美援朝后没有回来,这才终于找到了具体方向。
然而,因为梁佰有烈士没有直系后代,档案记载的行政区划也早已变化,摸排仍然困难重重,经过不懈努力,梁佰有烈士的侄孙终于被找到。当工作人员上门核查的时候,梁佰有烈士的家人十分意外。听说国家已将梁佰有烈士遗骸运回祖国安葬,他们都十分激动和欣喜。“当年父辈们健在时,一直都想找到爷爷,但难度太大、毫无头绪,如果不是国家不放弃,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了。”
据介绍,在为这四位烈士确认身份、寻找亲人过程中,共筛选出有可能的431位烈士,请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协助摸排烈士亲属,并先后组织了333位烈士亲属参与DNA信息采集和鉴定比对。“其他未鉴定比对成功的人员我们仍将持续开展比对工作,以期在今后能取得成果。”
记者了解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已经为1-7批全部归国安葬的在韩志愿军烈士建立了烈士遗骸DNA数据库。未来将为2万余名在韩牺牲的志愿军烈士建立亲属信息库,并分期分批开展在韩志愿军烈士亲属DNA信息采集工作。烈士亲属DNA数据库建成之后,每年中韩交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就可随时与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DNA信息库进行比对,尽可能让更多的无名烈士变“有名”。
2020年9月28日,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山河无恙,英雄归家!
愿烈士早日找到亲人!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责编:廖炜审定:黄艳华广西广播电视台综艺旅游频道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