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树妈妈
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我跟身边几个妈妈聊天,二旭妈妈说家二宝跟疯魔了一样,天天缠着她想要个小妹妹。 甚至很早之前,就跟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提前炫耀:我妈妈怀孕了,马上要给我生小妹妹了!
二旭妈还要连连跟别人解释,自己只是单纯的胖了,真没怀孕。 她跟我们吐槽:「你说叫什么事儿,咱们 80 后出生的时候,倡导独生子女最光荣。所以咱这代人没有兄弟姐妹。 我觉得一个孩子确实孤单,生了二胎,结果现在马上快 40 了,还天天被儿子催生三胎……」 不仅仅是出生时赶上计划生育,而是从读书、考大学、工作开始,人生的每一步,都卡在政策调整和时代变革的边缘。
80后上小学不用父母管当父母却要不停管孩子
80 后已经集体奔四了,比较早的一批 90 后也已经年过 30。
多数人已经成家立业,孩子的年龄不太平均,但只要娃上了小学,一定有过陪娃写作业的酸爽经历。
曾看过一位 80 后的网友写过一段话:
小时候被老师管,没想到都成了家长了,还要被老师管。小时候,我写作业,爸妈睡觉或者看电视。现在成了家长,我陪孩子写作业,我的爸妈还是睡觉或者看电视。 80 后这代人小时候,没有家长群、没有「家委会」,老师留了作业,就让自己抄在小本子上带回家。
父母要是忙,很多孩子都是脖子上挂一串钥匙,或者把钥匙藏在家门口的石头里。 自己到家写作业,写完就跑出去跟巷子里的小伙伴疯玩猛跑。 通知群,回复群,家长群,数学群,语文群,英语背诵群,收款群,小组群。 相声有个贯口叫《报菜名》,80 后的家长们可以列一个节目《报群名》。
在「减负」和「双减」政策下来之前,老师会在群里布置各种作业,父母不仅要检查、帮孩子订正、还要批改、签字。 看着娃为了一道简单的题抓心挠肝,磨磨蹭蹭不动笔的样子,多数老母亲都是血压蹭蹭上涨,拍桌子把手拍得生疼。 以至于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成了全体 80 后的共识。 我们自己小时候不用父母操心,现在却成了日夜操心的父母。
80后上大学学校开始收费了80后的孩子上个高中就很累了
可就在 80 后们好不容易熬过十几年寒窗,要上大学的时候,《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大纲》颁布,从行政法规上确立大学收费制度。 1994 年开始,包括北大、清华、南京、复旦、中山在内的 40 所高校开始收费。 之后 1996、1997 年开始全国所有高校,除部分特殊行业外全面实行收费制度。 家境好一些的孩子,受影响较小。但很多寒门的孩子,压力就陡然增大。 不过当年学历也并没有内卷到如此严重,大学生还是「稀罕物」。 所以能上大学当然是最好,但不上大学,也不是大问题,甚至不读高中,也有很多机会出去闯闯。 但是当 80 后的孩子们开始面临中高考,时代又变迁了。
大学生一抓一大把,待遇好一些的工作,都要求硕士起步。 想培养孩子上大学,就必然要先考上高中。而很多地区,普通高中和职高的录取比例,又将近 1:1。 这代 80 后父母,如果自己吃过了没有文化的亏,必然不愿意让孩子再走弯路。 如果自己好不容易考上了本科,又很难接受孩子连高中都没得读。 现实的压力面前,80 后们的焦虑感,普遍要强于当年自己父母那一代人。
80后入职场毕业不包分配,35岁被嫌弃了以后娃的工作,也不能给足够的指点了
在 80 后大学毕业之前,只要能顺利毕业,就能获得国家给分配的工作。 吃公家饭,端铁饭碗,这是无数人特别羡慕的事情。 1996 年 1 月 9 日,原人事部印发《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 换句话说,毕业生们必须自己去找工作。 80 后这代人,又完美的赶上了。 几乎每一批 80 后的毕业生,都听过「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这句话。
想吃公家饭,要自己去考公务员、考事业编,每年热门岗位,报录比都惊人。 要么就自己投简历,拼命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又要面临一大堆的问题。
我记得一部剧中有句台词: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使劲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看到这句有车有房有娃的中年人,脑海中自动带入的,就是这些 70 后 80 后。 现在的职场压力也更大,老一辈人在一家企业能工作 20 年、30 年甚至更久。 现在的企业,可能自己就会在几年之内濒临倒闭。
当 80 后再找工作时,看到的招聘信息上又往往明晃晃的写着,岗位要求——35 岁以下。 即使有幸,进入了一家非常稳定的企业或单位,80 后这代人,还将完美的赶上另一项政策——延迟退休。 因为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这个阶段实施渐进式法定退休年龄。
那么第一批被延迟退休的,还是 80 后。 网上有一个段子,帮 80 后畅想了老年生活: 63 岁清晨,7 点闹钟响起,去三个房间看了看三个孩子是不是都乖乖在家睡觉,帮 9 个孙子孙女做好早饭,再去两个房间看一眼四个老人是不是都还好好的睡着觉,安心的挤地铁去上班,因为 63 岁还没退休…… 想想,还真是有点精彩呢。
至于80后的孩子,就业趋势根本无法预料。人工智能说来就来,据说一半以上的职业要消失。
我们这代人,印象中的好工作是医生、律师、老师、国家公务员。父母从事这样职业的话,也能给孩子很多指导和建议。
但是孩子这代人长大之后,不知道有多少新生职业要兴起,更不知道有多少传统职业要没落。
热门专业是什么,冷门专业是什么,完全无法判断。父母唯一能做的,可能只是帮他抓抓STEAM教育,让他多开拓眼界,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能力。
至于孩子以后要成为什么职业,他以后能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再不能像自己父母那样,给出相对明确的建议。
80后身上担子更重了生活的领悟更痛了
小时候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甚至被断言是「垮掉的一代」。
洪水,非典, 地震,新冠……80 后见证了很多历史性的灾难 。 分房改革、教育改革、企业改革,80 后亲历了很多社会变革。 80 后们,已经为了家庭和社会的「顶梁柱」。 最后,还是要分享罗曼罗兰的那句话: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与所有 80 后(以及部分 90 后)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