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鼎森林 ◈文/摄 蒋书权 宝鼎岭森林中,春季拥有多种珍稀动植物和花卉,称她为动植物的宝库也不为过。
野生樱桃花
阳春三月,正是野生樱花和春兰盛开的季节,从新村沿西延古道徒步往宝鼎岭攀缘而上,到中途的显龙庵,驻足享受着那沁人心脾的野花和春兰香味。水晶兰
周边那一片片野生樱桃花绵延不断,到农历五月初樱桃成熟,那红色诱人的果实引得红嘴鸟和白头翁及一群群不知名的小鸟前来采食,使得整个山林都是群鸟叽叽喳喳的喧嚣声。高山杜鹃花羊角木花 粟丹东 摄深山含笑花
满山一丛丛多姿多彩的高山杜鹃花,和一片片含有浓郁芳香的高山花中之王——含笑花、白玉兰与低山丛林里的羊角木花,连成一片天然森林花园,将整个宝鼎原始森林掩映于花海里。楠竹笋葡竹林
多种竹笋在五月初也纷纷从土里冒出尖来,春雨一浇,刷刷地往上窜,变成了黑熊和山里一群群野猪的美味大餐,五福、新村一带的村姑们,这时节也每天一大早上到殿堂里一带扯上一大编织袋葡竹笋剥好壳后背回家加工成干笋,用来炒血鸭和炖土鸡吃,那爽脆……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桔梗花
农历早秋七月,从净西岭防火线逶迤而上到火镰石,一片郁郁葱葱的荷木树正值花季,映衬着早秋的宝鼎岭周边好像是一幅山水画,频繁的对流天气和较高的海拔,使得这里的山地在雨季经常呈现云雾缭绕的状态,也就是我们本地人称的三节天。也正因为温度和湿度的助力,进入七月的越城岭山脉才真正进入到她的“花季”,尤其是草坡和山脊上的花明显比春季要丰富多彩。比如山顶草甸上密如繁星的夜光花和金黄的千里光菊花(荷包菊),以及现下颜值爆表的山菊花和桔梗花、草本威灵仙、水蔓菁等,走在山上只听见那满山采花蜜蜂的嗡嗡声。
进入漆树江和块江一带的原始森林中,偶尔也能见到上世纪70年代山下村民烧木炭时遗留下来的炭窑,虽然经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疗伤”,这一片林区已经得到恢复,可一窑几乎能烧出一吨木炭的炭窑,仿佛在诉说着当年人们对这一片森林毫无节制的索取和砍伐。蚂蟥花石仙桃
初秋森林中的溪水清澈见底。树叶缝里洒下的阳光,映衬着小溪两旁悬崖上一簇簇蚂蟥花花朵上的水珠,蓝幽幽的,漂亮得像一粒粒蓝宝石。溪流边石壁上翠绿绿的石菖蒲里,藏着的一些花绿色的林蛙发出怪怪的求偶声。林中树下生长着罕见的珍贵植物金线兰和银线兰,偶尔也能碰上一株盛开的水晶兰。半山腰石崖上生长着一片片形似铁皮石斛的石仙桃(石韦)十分漂亮。黄米珠
金秋时节,漆树江到显龙庵及至二路江、三路江半山腰一带是野生动物的大粮仓——锥栗、栎树和麻栗树籽、黄米珠正好成熟。这些是大松鼠和黑熊的最爱,满山树叶开始金黄的麻栗树上,偶尔也会看见黑熊觅食时用树枝扎的窝,和吃树仔仔而掰断的树枝,也能听见大松鼠吱吱的尖叫声。
野八角
从殿堂里往上是一片高山野八角茴香树,秋季树上挂满了茴香果。野生八角茴香树皮也是珍贵的中药材。在三年困难时期,村民上山采茴香时,也将树皮剥些下来挑回家,晒干后拿到县城中药铺卖了买些粮食维持生活。山脊榉木 粟丹东 摄锥栗香楠木
冬季的漆树江、殿堂里和三路江大峡谷中万树竞秀,那些几人合抱的参天枫香古树林和榉木林,在风中摇摆,站在树下抬头仰望,头上的帽子都掉下地了还看不到树顶。原生植被栲树锥科类的锥栗、碗珠,红润楠(香楠木)、银荷木和一望无际的葡竹、油竹、绘竹林遍布整个森林中。林中的一些老古树洞里成了中华蜜蜂越冬的天然“别墅”。野香菇
冬季低温,正是生野香菇的季节,三路江峡谷森林里那些枯树上生满了密密麻麻的野生冬菇。峡谷里的树木品种极为丰富,生长着大量古老、濒危的珍稀树种红豆杉、小叶黄杨、樟科楠木、枫香树等,在天然的原始森林覆盖下,给多种动物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栖息天堂。前些年,一些不法分子在巨大利益驱使下,勾结不法商人偷挖珍稀树木,以及盗猎珍贵保护动物,给这一带原始森林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遮云避日的宝鼎岭原始森林 粟丹东 摄
宝鼎周边原始森林是一座天然的绿色水库,润泽着三路江峡谷、漆树江、石排山、南旺等几十条溪流汇聚于五福,灌溉着下游的才湾、绍水、咸水、龙水几个乡镇的农田。丰富的水源给修建水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世纪70年代,是全国水库建设大发展时期,1975年五福水库破土动工,整个全州县除黄沙河、庙头、文桥公社分配修建源口水库外,其他公社80%的农村劳动力,不分男女,在县委盘俊书记亲自坐阵指挥下,进行了修建五福水库大会战。那个年代修水利没有任何机械化,全部依靠锄头铁铲。运土工具就是一条扁担一担畚箕和手推胶轮车。一座几百万立方米的水库大坝,都是社员们用畚箕一担一担,和手推车一车一车磊起来的。大坝几万人的施工需要大量的木料建住宿工棚、做床、车架和施工用具。宝鼎岭原始森林就是为修建水库提供材料指定的“后勤保障基地”。工程指挥部对挖土组、铲土组、运土组、木工组、搬运组,这些工序给每个公社和大队、生产队都作了明确分工。林荫小道 粟丹东 摄
木工组取料点安排在离水库工地约10公里的宝鼎岭下的殿堂里原始森林中安营扎寨。有伐条木和锯木板、方料的,有砍扁担和锄头把、铁铲把的,有砍竹子织畚箕的。搬运组的男女社员们一天一个来回,从山上将材料挑下山,送到工地指挥部统一调配。从1975年到1978年的水库建成,三年来人们对这一片生长了几百上千年的原生态老古树林进行了无情的摧残。几年下来,这一片当年郁郁葱葱的原始古树林,变得满目疮痍,伤痕累累。五福水库 粟丹东 摄
1978年五福水库建成正式蓄水灌溉下游将近6万亩的农田,并建成装机容量2000千瓦的坝后电站。五福水库水淹区原是村庄和农田,都属五福大队管辖,修建水库时从库区移民出来的村民,指挥部在水库上游新建住房和开垦农田进行了安置,另外成立了新村大队。
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五福水库以独特的方式记载着那一代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天换地、气壮山河的丰功伟绩,也记载着宝鼎森林对山下子民无私的付出,和人类对她毫无保留的破坏。宝鼎岭原始森林 粟丹东 摄
站在宝鼎岭顶峰,凝望着这一片天地之间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生命之林,宁静与祥和顿时盈满心间。斗转星移,那些为改变家乡贫穷面貌而奋斗过的前辈们渐渐地老去,有的已经作古。而宝鼎原来砍伐的森林也已郁郁葱葱再次长大成材,后辈们应永远牢记——饮水思源,这一片森林里的动植物也需要人类的呵护。来源:南国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