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们有机会来到天津,记得来找我,我请你们去吃天津的美食——狗不理包子和煎饼果子。”这样一个邀约来自天津市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王禹乔,而他邀约的对象,则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山深处的乡村儿童。 事情要从2021年初的一次捐赠开始说起…… 王禹乔 10岁的他已有4年的公益经历 今年刚刚10岁的王禹乔,喜欢钢琴、攀岩、冰球、网球、画画。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公益小达人,虽然年龄尚小,却已经有了4年的公益经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妈妈的带领下,他先后参加了孤儿助养、爱心助老、爱心助残、助农、环保宣传等各种志愿公益活动。 禹乔参加过的部分公益志愿活动 “带孩子参加志愿公益活动,一是为了在活动中锻炼孩子的品格,磨炼孩子的意志、增强孩子责任心。二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帮助别人,做一个有爱心、有同理心并且懂得感恩的人。”当谈起为什么会引导孩子参与志愿公益活动时,禹乔妈妈这样说道。 2021年1月,禹乔妈妈在志愿者团队微信群里看到了“爱加餐”公益项目,了解到这个项目是为了通过营养加餐,帮助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改善营养状况,助力乡村孩子健康成长。 看到照片里面与禹乔同龄,甚至比他还小的孩子们吃着鸡蛋、喝着牛奶羞怯、纯真的笑脸,禹乔妈妈希望能够为他们做些事情。 回家后,妈妈就把这个事情分享给禹乔,从小被教育要学会帮助别人的禹乔,心里立刻有了跟妈妈同样的想法,当即决定要用自己的零花钱参加“爱加餐”月捐。 母子分头行动,带动更多人加入公益 自从参加“爱加餐”月捐后,禹乔会不时关注相关新闻报道和项目的实施反馈,了解乡村儿童的营养改善情况,同时更加关注与乡村儿童相关的其他公益活动。这让禹乔获得更多的参与感,也让他更坚定自己的选择。 公益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了一点点。禹乔和妈妈明白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所以母子二人分头行动,妈妈发动身边有孩子的朋友,禹乔发动他的小伙伴们,向他们介绍“爱加餐”,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共同为乡村的孩子们做一些事情。 目前禹乔和妈妈已经为山区的孩子们送去了150多份营养加餐,成功邀请了5人加入“爱加餐”月捐。“未来我们还会一直坚持下去。” 禹乔妈妈坚定地说道。在禹乔妈妈看来,做公益本身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而持续性的月捐能为山区孩子们提供长久、稳定的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坚持家务打卡800天 在四年的公益之旅中,禹乔收获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在学校里,他热心帮助同学,主动帮助老师打扫教室卫生。在家里,他每天坚持做家务,从2020年疫情居家期间开始坚持每天家务打卡,至今已经坚持近800天了。 禹乔积极参加各类家务劳动 “现在基本家务我都会做,我甚至还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像煮米饭、煮面条、煎鸡蛋、还有黄瓜炒鸡蛋,妈妈说味道还不错。” 禹乔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语气里满满的自豪感。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渺小,但禹乔和妈妈想让远方的小朋友感受到,一直都有人在他们身后陪伴着、关注着,帮助他们重拾梦想与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很棒,我希望那些大山里的小伙伴能去很多地方,希望他们能来到我的家乡天津,这样我就有机会跟他们见面了。” 禹乔真诚的话语流露出真切的关怀而禹乔妈妈也想带着禹乔走进大山深处,去看一看那些虽未谋面却一直关切着的伙伴。“我想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做一顿火锅,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同时火锅也寓意着家庭团圆、和谐幸福,希望大山里的孩子们都能拥有属于他们的幸福。” 大山里的孩子也在悄然成长 在禹乔和妈妈努力邀请更多人加入“爱加餐”的同时,距离天津千里之外的大山深处,这里的孩子也在悄然成长着。位于云南省寻甸县城西郊的多姑小学,是一所全日制纯彝族农村非完全小学,“藏”在大山深处,距离昆明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很久之前,这里的孩子,一天只能吃上两顿饭,每天都是一样的土豆饭。他们看起来大多很瘦弱,个头要比城市里同龄的孩子要矮小很多。老师说,曾经学生们饿着肚子上课是常有的事,经常看到他们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的样子。幸运的是,爱加餐项目来到这里,见证了这群孩子们的成长蜕变。一开始,年幼的孩子们看到“牛奶+鸡蛋”的营养加餐,眼中充满着惊喜和好奇。 慢慢地,在营养加餐和爱心厨房双重保障下,每一餐都给孩子们带来切实的营养改善。他们不仅身体高壮了很多,眼中也闪烁着充满力量的温暖光芒,脸颊散发着自信的笑容。 受益学生陈显涛的前后对比 每份3.5元的蛋奶营养加餐,带来的是爱的能量;学校里的1所爱心厨房,暖的是全校学生的胃。这些简单的“美食”,不仅充盈了孩子们的幸福,帮助他们茁壮成长,更让他们懂得了感恩与珍惜。 对于禹乔而言,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悄悄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对于大山里的孩子而言,在他们的心里,也种下了一颗感恩和温暖的种子。 两颗种子,虽然在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环境,因为爱的联结,都在迎着阳光,努力向上生长。 用一份温暖的善意,换一份成长的希望,留住孩子们纯真美好的笑脸,我们期待你的加入!
来源:全民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