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潮湿,是蘑菇旺盛生长的季节。一些人为了尝鲜,采食野生蘑菇,却不知道这种行为暗藏危险。5月24日晚,贺州市人民医院就接诊了误食毒蘑菇的一家三口,所幸发现及时,目前暂无生命危险。
5月24日中午,18岁的左某某与弟弟一同上山采摘蘑菇,误食了毒蘑菇。餐后不到半小时,一家三口相继出现呕吐、腹泻、腹痛以及头晕等症状,便立即前往贺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贺州市人民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主任李坤伦:这三个病人误食了一种以为是鸡腿菌的菇。治疗上的话,首先要清除这个毒,促进毒蘑菇的代谢排泄。 患者左某某:找的时候可能找错了蘑菇 采错了,感觉真的很像鸡腿菌,我真的分不清,我们发现症状的时候,我已经看不清楚了。 目前,三人的病情已经稳定。医生提醒,如果误食了毒蘑菇,要马上自行催吐,多喝水,并及时到医院治疗。 广西主要的毒蘑菇中毒症状类型可分为四种: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急性肝损害型和急性肾衰竭型。 毒蘑菇种类:种类较多,在广西,主要种类有大青褶伞、日本红菇等。 大青褶伞:全区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引起肠胃严重不适,在桂林、河池、钦州等地多发。 日本红菇:全区各地均有分布。2020年6月桂林兴安县2人中毒。
毒蘑菇种类:种类较多,主要产生3种类型的神经中毒: 1.含毒蕈碱种类产生外周胆碱能神经毒性; 2.含异噁唑衍生物种类产生谷氨酰胺能神经毒性; 3.含裸盖菇素的种类产生致幻觉性神经毒性。如残托鹅膏。 残托鹅膏:全区各地均有分布。有毒,含异噁唑衍生物毒素,2020年5月桂林恭城县19人中毒。 毒蘑菇种类:能引起急性肾衰竭型的毒蘑菇种类有十余种,如假褐云斑鹅膏。 假褐云斑鹅膏:全区各地均有分布。2020年6月崇左天等县23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 毒蘑菇种类:主要是由含有鹅膏肽毒素的鹅膏菌属、盔孢伞属的一些种类引起。鹅膏菌属常导致死亡的发生。如致命鹅膏(又名白毒伞)和灰花纹鹅膏。中毒症状:潜伏期、急性胃肠炎期、假愈期和内脏损害期 致命鹅膏:全区可能有分布。剧毒,致死毒素为鹅膏肽毒,对人的致死剂量为0.1mg/kg体重,一个中等大小的子实体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2021年3月,已在广东深圳发现此菌踪迹。 灰花纹鹅膏:全区可能有分布。剧毒,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导致死亡的种类。 1、立即呼叫救护车。 2、马上催吐。如误食毒蘑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者烦躁、盗汗、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后及时就医进行催吐。 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孕妇慎用催吐。 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3、加盖毛毯保温。 4、立刻送医院。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5、保留毒蘑菇样本。如果有食用的野生蘑菇图片或剩余蘑菇样品,一并带到医院,可以帮助医生准确的判断毒蘑菇中毒种类并针对性实施救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中毒事件的处置和病人救治,查明中毒原因。 总而言之 来历不明的蘑菇 大家一定要做到 不摘!不买!不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