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县全州镇七一完小 开展劳动实践基地系列活动 全州县全州镇七一完小紧扣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特别是在“双减”政策落地的背景下,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别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本学期,在学校党支部的引领下,创建了德育“生态园”劳动实践基地。
学校将劳动基地划分为独立的种植园,每班一块,给每个班竖起了班牌,并配以“礼园”、“乐园”、“德园”等特色名字,制定了以“种—赏—收—品”为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工作主线。师生参与劳作,各班老师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学生自主种植和护理。 种植篇
居于田而识美,耕于田而为善,思于田而修真。”正值春耕播种季,七一完小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走进了“生态园”劳动实践基地,体验种植乐趣,感受农耕之不易。 校长张玮身体力行,党支部书记唐海涛率先垂范,老师们以身作则,孩子们跃跃欲试。生态园里,挖土声、浇水声和师生们的欢笑声,交织成一曲春天的交响乐。 劳动前,教师们先讲解了蔬菜栽植、种子播撒的注意事项,同学们按照教师的指导,松土、栽植、浇水、播撒,每一个动作一丝不苟,非常到位。看,孩子们的衣服和小手脏了,脸上还粘着泥巴,但张张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有些孩子还喃喃自语道:“小种子,快发芽,蹿蹿高,齐长大……” 最好的教育在路上,最美的课堂在生态园。他们种植的植物丰富多样,豆角、黄瓜、南瓜、丝瓜、辣椒、茄子、花生、青菜……种子、菜苗种下去以后,时常在课间,老师都会带领孩子们去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还给同学们讲解了蔬菜的生长过程,以及常见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以此来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蔬菜、了解自然。学生通过看、听、做等亲身体验,不仅懂得了很多蔬菜种植的基本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丰富了课外生活,同时也体验到了菜农劳动的艰辛,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孩子们看着自己亲手栽种的菜秧在园地里扎根成长,种子破土长芽,心中充满了浓浓的自豪感,都表示以后会好好呵护它们,等待它们茁壮生长! 张玮为孩子们讲解蔬菜的生长知识,学生们认真观察并记录。 唐海涛悉心指导孩子们为蔬菜搭架。 我们种的蔬菜长大了!老师带领学生来给蔬菜浇水、施肥、锄草、捉虫…… 经过三个多月的辛勤劳动,七一完小德育“生态园”里的20余种时令蔬菜都已成熟,向孩子们发出了采摘的邀请。 6月14日下午最后一节课,七一完小的师生代表来到校园“生态园”劳动实践基地,开展采摘活动。采摘之前,张玮向同学们阐明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唐海涛给同学们讲解了采摘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随后,各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手提菜篮兴致勃勃地走进了“生态园”验收自己的劳动成果。看!有的同学采黄瓜、有的同学摘茄子,有的同学采辣椒,有的同学掐青菜,有的踮起脚尖摘豆角,有的同学装篮……他们时而穿梭于瓜架之间,时而搜寻于茄丛之列,时而奔走于畦埂之上,不一会儿,孩子们都装得满满当当,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欢声笑语不时响彻校园…… 最后,孩子们将绿油油的、鲜嫩无公害的蔬菜洗净后送到了厨房,期待着自己种下并采摘的蔬菜能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厨房的阿姨们精心烹饪,将孩子们收获的蔬菜做成了美味可口的菜肴,孩子们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倍感幸福,个个都践行光盘行动。 七一完小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把握创新和发展这一主题,创建德育“生态园”劳动实践基地,把课程知识、地方特色、学生动手能力和劳动实践深度融合,让德育“生态园”劳动实践基地成为劳动教育的第二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机载体,着力培养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新时代好少年。 来源:全州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