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1岁的黄辉君,是全州县文桥镇蛟潭村人,现任县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县人大代表,原本大学毕业后在城市有稳定的工作,然而割舍不下家乡的父老乡亲,2016年毅然放弃城市稳定的工作回乡创业。创建了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州老果夫柑桔种植基地,同时带动周边村民一道脱贫致富,通过合作、培养及带领等方式帮助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6户实现脱贫。 因对故乡的那份热爱,黄辉君于2016年毅然放弃城市稳定的工作回乡创业,他通过开展深入的走访调研,一户一户的做工作,与村民分析经济形式,把好的柑桔品种带进家乡种植,从土地流转、土地平整到幼苗种植、养护,创建种植基地,到发展建设到处可见他的身影,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辛勤的汗水终于迎来硕果累累,五年多来,基地已种植五个品种约12万株柑桔,主要种植品种有脆蜜金柑(桔)1215亩共8万株,红肉脐橙556亩共3万株,种植基地2021年进入盛产期,年产量将达4500多吨,产值约1.1亿元。 要想富,先修路,由于农村基础条件薄弱,黄辉君多方筹集资金,跑银行筹贷款,基地基础设施一步一步搞起来,改变了乡村村容村貌。2016年,主要实施种植基地(示范园)土地整治的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涉及文桥镇上蛟潭村、蛟潭村、黄龙殿、新大源屋村以及栗水村,建设总规模2000亩,包括田埂、水渠改直或改道及硬化,对种植基地内的土地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不同地块的地力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微量元素肥料。五年多来,基地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现已修理农机道路16000多米、建成“三防”大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单轨运输机136条、灌溉井10眼、配套安装水泵38套,修建机房20个,面积约6000平方米,购置中型农机具12台,小型农机具23台,柑橘初选机11台,并已完成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为农村脱贫致富奠定的坚实的基地。 在他的带领下,基地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公司先后取得了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实验示范基地、广西柑橘创新团队实验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体系桂北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广西融安金桔试验站专家组脆蜜金柑示范基地、广西脆蜜金桔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广西供应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桂林市十佳绿色种植大户、全州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就业扶贫车间、文桥镇智慧农业培训中心等成绩,其产品已通过了新鲜水果(含冷冻水果)出口认证、富硒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被认定为广西扶贫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基地创建后,直接吸收就业人数60多人,其中有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黄辉君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结合乡村振兴工作中,注意培养农户的产业技能,让他们掌握技术,有效遏制返贫,培养种植技术人员20多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特色作物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新模式,通过合作、培养及带领等方式帮助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6户脱贫,并在带领当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等方面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 在他的带领下,基地的规模化发展,为打赢乡村振兴战注入动力。基地主要以设施农业为主体,带动全县推行“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其中合作社2个为全州脆蜜金柑种植专业合作社、全州天丰红肉脐橙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5个为全州县易国强家庭农场、全州县陈华忠家庭农场、全州县黄利战家庭农场、全州县陈满发家庭农场、全州县黄鹏友家庭农场,建立了产、供、销一条龙产业生产经营体系,起到带动农民增收示范作用,优化全州县柑橘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柑橘种植业的发展。近年来,公司积极参与生产基地在属地党委、政府主导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成功创建了文桥镇就业扶贫车间,为贫困户、脱困户提高就业机会,充分发挥企业产业振兴引领带动作用,助力广西乡村振兴;“六一儿童节”期间参加公益送温暖活动。 “我是地地道道农村人,做农业与其他行业不一样,免不了有些乡土情怀”黄辉君说,“既然选择回乡创业,又被选为人大代表,尽我所能地为家乡做点贡献,是我的所愿。” 作为人大代表的他,返乡创业的同时,不忘乡邻,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用实践探索出一条产业兴、生态好、村民富的新路子,擦亮了文桥镇特色经济的名片,激活了乡村发展动力,一笔一画勾勒出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来源:县人大 谢玉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