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何光(化名)与杨荔(化名)外出务工期间,相识相恋。2014年登记结婚, 2015年,他们的儿子小明出生。生下儿子后,考虑到杨荔母子需要人照顾,何光便带着妻儿回到老家,与父母共同居住生活。2018年9月,三岁的小明读幼儿园了,何光夫妇便外出打工赚钱,小明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照顾小明期间,除日常生活开销外,二老还得省吃俭用,支付小明的幼儿园费用、培训费用等等教育开支,共计20839元。为了孩子读书,两位老人掏空了积蓄,平时也是靠种点甘蔗、玉米,赚些生活费。但是第一年,总不见儿子给孩子的抚养费,老何夫妇心里就犯愁了,毕竟养孩子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儿媳杨荔还算懂事,久不久会通过微信给老人转个几百一千块,但这些钱是不够的。杨荔也知道公婆的经济压力很大,但她想多给点钱做家用,也是有心无力。原来,何光喜欢喝酒,隔三差五就呼朋唤友出去吃宵夜,每个月赚的钱,有一大半都花在了吃喝上。两人的房租和日常生活开销,大部分都是杨荔支付。杨荔也想按月给公婆生活费,但有时真的是捉襟见肘。她心里愧疚,便跟公婆坦白自己的收支情况,话里话外都在指责何光败家、不懂事。了解实情的老何夫妇,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劝儿子少喝酒要存钱。但是何光总是把家人的话当耳旁风,该吃吃,该喝喝。每个学期要交学杂费的时候,杨荔和公婆总得想尽办法到处凑钱。老何夫妇唉声叹气,杨荔是一肚子委屈,总是忍不住要跟何光大吵一顿:“天天就知道喝喝喝,儿子你还要不要?”“除了喝酒吹牛,你还能干什么?”“你能不能存点钱,为儿子的将来考虑考虑啊?” 杨荔很心寒,她觉得何光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还好吃懒做。何光要是再这样混下去,小孩就得一直当留守儿童。这是她无法容忍的,她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两人的争吵越来越多。2021年春节,一家人团聚的时刻,两人又因为孩子在哪里读书的问题,大吵一架。爷爷奶奶看不惯杨荔总是给何光那么大压力,帮着儿子指责杨荔。一家人吵来吵去,小明也被吓得哇哇大哭。何光听着心烦,就打了孩子。杨荔想护着儿子,没想到何光连她都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闹,杨荔的心也死了。过完年,杨荔就向何光提出了离婚。何光威胁道:“离就离,你想当城里人,我不拦着,你自己走,但是儿子必须留下。”而且,何光还要杨荔一次性支付儿子18岁成年以前的抚养费。那么,何光这个要求是否合法呢?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所以对于抚养费的标准以及期限,是由双方协议的,协议不成的,才会由法院判决。
根据我国目前抚养费给付的方式,一般分2种,原则上是定期给付,有条件的或者特殊情况经申请的,法院才会判决一次性给付。
立法规定定期给付抚养费,目的是为了给离异的家庭提供定期互相或共同陪伴孩子的机会,增进亲子关系,不让孩子因父母离异而丧失父或母某一方的关爱,所以,在司法中判决一次性给付的情形较少。除非特定的情形,有条件的才会一次性给付。一次性给付的标准,可以参照每月的抚养费用,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但是结合本案实际情况,杨荔只是普通的打工一族,并没有能力一次性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所以何光的提法,没有法律依据,两人协议离婚失败。何光以为,只要留住儿子,就能拿捏住杨荔。但他没想到,杨荔竟然请了律师写了诉状,提起离婚诉讼,并请求法院判决儿子小明归其抚养。得知儿媳妇这一举动,老何两口子更是火冒三丈。2021年4月,两位老人也向法院起诉何光与杨荔,要求二人支付垫付的抚养费、教育费,共计23万余元。公婆要求儿子儿媳支付23万带孙费,是否有理有据?法院最终会如何判决?敬请关注,广西综艺旅游频道10月2日18:30播出的节目《大家说法》——《难办的“带孙费” 》。
主讲人 |
|